本文提供了多个示例,展示了“衰减因子”概念如何应用于各种物理现象,包括热体冷却、电流衰减、光强度减弱和放射性物质衰变。这些示例说明了指数衰减模型如何应用于现实过程,并且时间常数在确定衰减速率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第 14 章 (b) 衰减曲线
如果我们将 $p$ 作为一个适当的分数(小于1),则曲线显然会向下沉降,正如在图42中所示,其中每个连续的纵坐标是前一个的 $\frac{3}{4}$。
方程仍然是
\[ y=bp^x \]
但由于 $p$ 小于1,$\log_\epsilon p$ 将是一个负数,可以写作 $-a$;因此 $p = \epsilon^{-a}$,现在我们的曲线方程变为
\[ y=b\epsilon^{-ax} \]
这个表达式的重要性在于,在独立变量是 时间 的情况下,这个方程表示了许多物理过程的轨迹,这些过程中的某些事物在 逐渐消失。因此,热体的冷却过程(根据牛顿的著名“冷却定律”)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:
\[ \theta_t=\theta_0 \epsilon^{-at} \]
其中 $\theta_0$ 是热体与其周围环境温度的初始差值,$\theta_t$ 是时间 $t$ 结束时的温度差值,$a$ 是一个常数——即衰减常数,依赖于物体暴露的表面积、物体的导热系数和发射系数等。
类似的公式,
\[ Q_t=Q_0 \epsilon^{-at} \]
用于表示一个带电物体的电荷,它最初具有电荷 $Q_0$,电荷随着一个衰减常数 $a$ 渐渐流失;这个常数在此情况下依赖于物体的电容量和泄漏路径的电阻。
施加在柔性弹簧上的振动在一段时间后消失;振动幅度的衰减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表示。
实际上,在所有衰减速率与正在衰减的量成比例的现象中,$\epsilon^{-at}$ 是衰减因子。换成我们常用的符号,就是 $\frac{dy}{dt}$ 在每一时刻都与 $y$ 的值成比例。我们只需要检查图42中的曲线,就能看到,在它的每一部分,斜率 $\frac{dy}{dx}$ 与高度 $y$ 成比例;随着 $y$ 变小,曲线变得更加平坦。用符号表示: $y=b\epsilon^{-ax}$ 或者
\begin{align*} \log_\epsilon y &= \log_\epsilon b - ax \log_\epsilon \epsilon \\ &= \log_\epsilon b - ax \\ \end{align*}
求导得到
\begin{align*} \frac{1}{y}\, \frac{dy}{dx} &= -a; \\ \frac{dy}{dx} &= b\epsilon^{-ax} × (-a) = -ay \end{align*}
或者用文字描述,曲线的斜率是向下的,并且与 $y$ 和常数 $a$ 成比例。
如果我们以以下形式得到方程,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:
\[ y = bp^x \]
因为在这种情况下
\[ \frac{dy}{dx} = bp^x × \log_\epsilon p \]
但是
\[ \log_\epsilon p = -a; \]
这给我们
\[ \frac{dy}{dx} = y × (-a) = -ay \]
就像之前一样。
时间常数。
在“衰减因子” $\epsilon^{-at}$ 的表达式中,$a$ 是另一个量的倒数,称为“时间常数”,我们可以用符号 $T$ 来表示它。然后,衰减因子可以写为 $\epsilon^{-\frac{t}{T}}$;通过设定 $t = T$,可以看出 $T$(或者 $\frac{1}{a}$)的含义是,这段时间是原始量(在前面的例子中为 $\theta_0$ 或 $Q_0$)衰减为其原始值的 $\frac{1}{\epsilon}$ 部分——即到达 $0.3678$ 时所需的时间。
在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中,$\epsilon^x$ 和 $\epsilon^{-x}$ 的值经常被用到,而由于它们在数学表中列出得非常少,为了方便起见,这里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值。
$x$ | $\epsilon^x$ | $\epsilon^{-x}$ | $1-\epsilon^{-x}$ |
---|---|---|---|
$0$ | $1.0000$ | $1.0000$ | $0.0000$ |
$0.10$ | $1.1052$ | $0.9048$ | $0.0952$ |
$0.20$ | $1.2214$ | $0.8187$ | $0.1813$ |
$0.50$ | $1.6487$ | $0.6065$ | $0.3935$ |
$0.75$ | $2.1170$ | $0.4724$ | $0.5276$ |
$0.90$ | $2.4596$ | $0.4066$ | $0.5934$ |
$1.00$ | $2.7183$ | $0.3679$ | $0.6321$ |
$1.10$ | $3.0042$ | $0.3329$ | $0.6671$ |
$1.20$ | $3.3201$ | $0.3012$ | $0.6988$ |
$1.25$ | $3.4903$ | $0.2865$ | $0.7135$ |
$1.50$ | $4.4817$ | $0.2231$ | $0.7769$ |
$1.75$ | $5.755$ | $0.1738$ | $0.8262$ |
$2.00$ | $7.389$ | $0.1353$ | $0.8647$ |
$2.50$ | $12.182$ | $0.0821$ | $0.9179$ |
$3.00$ | $20.086$ | $0.0498$ | $0.9502$ |
$3.50$ | $33.115$ | $0.0302$ | $0.9698$ |
$4.00$ | $54.598$ | $0.0183$ | $0.9817$ |
$4.50$ | $90.017$ | $0.0111$ | $0.9889$ |
$5.00$ | $148.41$ | $0.0067$ | $0.9933$ |
$5.50$ | $244.69$ | $0.0041$ | $0.9959$ |
$6.00$ | $403.43$ | $0.00248$ | $0.99752$ |
$7.50$ | $1808.04$ | $0.00055$ | $0.99947$ |
$10.00$ | $22026.5$ | $0.000045$ | $0.999955$ |
举例说明。例如,假设有一个热体在冷却,实验开始时(即当 $t = 0$ 时)它比周围物体的温度高 $72°$,且它的冷却时间常数是 $20$ 分钟(即,它的温度过剩将需要 $20$ 分钟才能降至原始温度的 $\dfrac{1}{\epsilon}$ 部分),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它在任何给定时间 $t$ 时温度降到的数值。例如,假设 $t$ 为 $60$ 分钟。那么 $\dfrac{t}{T} = 60 ÷ 20 = 3$,我们需要找到 $\epsilon^{-3}$ 的值,然后将原始的 $72°$ 温度乘以这个值。表中显示 $\epsilon^{-3}$ 为 $0.0498$。因此,在 $60$ 分钟结束时,温度过剩将降至 $72° × 0.0498 = 3.586°$。
更多例子
(1) 一个导体中电流的强度,假设在施加电动势后经过 $t$ 秒,电流强度可由以下表达式给出:
\[ C = \dfrac{E}{R}\left\{1 - \epsilon^{-\frac{Rt}{L}}\right\} \]
其中时间常数为 $\dfrac{L}{R}$。
如果 $E = 10$,$R = 1$,$L = 0.01$,那么当 $t$ 非常大时,项 $\epsilon^{-\frac{Rt}{L}}$ 会趋近于 1,这时 $C = \dfrac{E}{R} = 10$;同时,
\[ \frac{L}{R} = T = 0.01. \]
该电流在任何时刻的值可以写成:
\[ C = 10 - 10\epsilon^{-\frac{t}{0.01}}, \]
其时间常数为 $0.01$。这意味着,变量项需要 $0.01$ 秒才能衰减至初值的 $\dfrac{1}{\epsilon} = 0.3678$,即从初始值 $10\epsilon^{-\frac{0}{0.01}} = 10$ 衰减至 $10 \times 0.3678 = 3.678$。
为了求得当 $t = 0.001$ 秒时的电流强度,设 $\dfrac{t}{T} = 0.1$,从表中查得 $\epsilon^{-0.1} = 0.9048$。
因此,经过 $0.001$ 秒后,变量项为 $0.9048 \times 10 = 9.048$,实际电流为 $10 - 9.048 = 0.952$。
同样,经过 $0.1$ 秒后,
\[ \frac{t}{T} = 10; \]
\[ \epsilon^{-10} = 0.000045; \]
变量项为 $10 \times 0.000045 = 0.00045$,实际电流为 $9.9995$。
(2) 通过一定厚度 $l$ 厘米的透明介质传播的光束的强度 $I$ 为 $I = I_0 \epsilon^{-Kl}$,其中 $I_0$ 是光束的初始强度,$K$ 是“吸收常数”。
这个常数通常通过实验来确定。例如,如果实验表明,光束在穿过 $10$ 厘米某种透明介质时,强度减少了 18%,这意味着 $82 = 100 \times \epsilon^{-K \times 10}$ 或 $\epsilon^{-10K} = 0.82$,从表中可以看到,$10K = 0.20$ 非常接近;因此 $K = 0.02$。
要找出使光强减半的厚度 $l$,我们需要求解满足以下等式的 $l$:$50 = 100 × \epsilon^{-0.02l}$ 或者 $0.5 = \epsilon^{-0.02l}$。通过将此方程转换为对数形式:
\[ \log 0.5 = -0.02 × l × \log \epsilon, \]
可以得到:
\[ l = \frac{-0.3010}{-0.02 × 0.4343}= 34.7 \text{厘米,近似值.}. \]
(3) 一种放射性物质在未发生转化时的数量 $Q$ 与物质的初始数量 $Q_0$ 之间的关系为 $Q = Q_0 \epsilon^{-\lambda t}$,其中 $\lambda$ 是常数,$t$ 是自转化开始以来的时间(单位:秒)。
对于“铀 $A$”,如果时间以秒为单位,则实验表明 $\lambda = 3.85 \times 10^{-3}$。求使物质转化一半所需的时间(这个时间称为物质的“平均寿命”)。
我们有:$0.5 = \epsilon^{-0.00385t}$。
\begin{align*} \log 0.5 &= -0.00385t × \log \epsilon; \\ t &= 3\text{ 分钟,近似值}. \end{align*}